股权激励 | 小米发超2亿期权激励管理层(附录:如何做股权激励)
小米发超2亿期权激励管理层(附录:如何做股权激励)
摘自:本文来自创融法务,发布者:admin 2020-09-18 22:21:57
来源:小米公告及网络整合
小米集团 9 月 4 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董事会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向对集团有贡献的人士授出共 2.18 亿份购股权,以认购股份,购股权持有人可按每股 24.50 港元价格行权。股权有效期长达十年。
其中,小米集团执行董事周受资获得 1 亿份购股权。据小米内部人士透露,期权的行权价为 24.5 港币,意味期权获得者如果需要依靠期权获得收益,必须是在股价持续上行的前提下。这意味着,这批获得股份激励的高管,需要在十年间持续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和作出突出贡献,提升业绩,带动股价上升,给投资人更多的回报。
截至2020年9月4日,小米集团估值超过5900亿港元。
解读“小米”股权激励方案(上市招股书披露)
小米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从公司刚刚成立之时就着手实施,相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可谓是十分具有远见,在律师专业法律服务协助下,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科学且完善,不仅增强了员工对公司归属与认同感,且一套制度化的设定也避免了潜在的争议,较大的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从小米上市《招股说明书》解读小米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
2018年5月3日,小米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招股说明书》,申请上市。《招股说明书》充分、全面地披露了小米的商业模式、股权架构、财务信息和发展战略等。
股权激励股份的性质
小米公司授予员工的股权激励股份有三种:一是购股权;二是受限制股份奖励;三是受限制股份单位。详情如下:
1、购股权。相当于大陆地区的期权,是指公司给予激励对象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利。
2、受限制股份奖励。类似于A股的限制性股票激励。就是授予给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份,授予时就无偿或者按照约定的价格出售给激励对象。但是,激励对象取得的股份的权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不能转让、不能抵押等。
3、受限制股份单位。类似于国内的虚拟股,公司授予给激励对象一定数额的股份单位。在约定的时间或者业绩条件完成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以现金的方式对已经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进行回购,或将约定的数量的股份给到激励对象。
这三种激励模式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呢
1、购股权
港股中规定的购股权类似于A股中的股票期权,也就是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股份,待到约定的时间和条件成就时,由激励对象按照约定的价格无偿或者有偿的方式一次性或者分期购买公司股票的激励模式。通俗的说,就是给激励对象一个权利,就是在未来的一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当然这个权利的行使是以激励对象在公司持续服务或达成公司约定的业绩条件为前提。
2、受限制股份奖励
港股中规定的股份奖励类似于A股的限制性股票激励。就是授予给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份,授予时就无偿或者按照约定的价格出售给激励对象。但是,激励对象取得的股份的权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不能转让、不能抵押、质押、偿还借款等等。并且可能在约定的情形出现时由公司对奖励的股份进行回购。
3、受限制股份单位
受限制股份单位有点类似于国内的虚拟股,但它也不完全是“虚”的。公司授予给激励对象一定数额的股份单位。在约定的时间或者业绩条件完成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以现金的方式对已经归属的受限制股份单位进行回购,当然也可以约定公司将约定的数量的股份给到激励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小米的这份“雇员购股权计划”是在小米上市前实施的,其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完全由公司与激励对象协商确定(当然是以公司决定为主导),并不受联交所上市规则的规定的约束和影响。而在小米上市后,再实施股权激励的话,那么必将受到联交所上市规则的约束。
股权激励实施的时间和人数
根据《招股说明书》,小米公司从2010年4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已经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共计有224500097股B类普通股份。从时间上看,小米公司从成立至今都在做股权激励计划,而且未来还有做股权激励的计划。很多人认为,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只能在企业增长期实施,其实不然,小米公司的例子说明,股权激励计划适用于公司的初创期、增长期、稳定期等各阶段,各个阶段做股权激励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小米《招股说明书》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全球共计拥有14513名全职员工,又有多少员工通过股权激励拿到了小米公司的股份呢?《招股说明书》显示是超过5500名(不含高管),也就是说总员工中的37.89%都拿到了小米公司的股份。可以说,这一比例是较大的,股权激励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核心员工的积极性。
股权激励的股份价值
截至2018年3月31日,5500名员工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这5500名员工平均每位得到32831股激励,如果按照千亿美元市值计算,相当于价值156.77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95.4万元)。也就是说,5500名受股权激励的员工人均可以得到千万,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
股权激励并不仅仅是用股权奖励员工,更重要的是让员工与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目标一致的发展壮大公司,本文认为股权激励中员工行权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不然员工容易认为股权来得太容易,故而不加珍惜,反而起不到股权激励的效果。
根据《招股说明书》IV-37部分显示,小米公司高管及超过5500名员工获得的购股权需要按照从0—3.44美元每股的价格来进行行权。这就可能意味着,各个员工或一个员工不同的时间段的购买价格都不一致。本文认为小米公司该种动态购买价格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能够根据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股权激励的时间限制
小米公司对股权激励进行了行权问题进行了时间限制,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高管的购股权归属期主要为5-10年,而超过5500名员工的购股权归属期为1-10年。可以看出,因为公司高管是公司经营关系的核心人员,因此公司对高管的要求相较一般员工而言相对较高。
股权激励的约束性条件
除时间和价格等约定内容外,《招股说明书》还披露了小米公司股权激励对员工的约束性条件,如业绩要求、中途退出、辞退、离职、身故等问题,从而保障股权激励后续的施行。
股权激励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所有授出的股份一定要由员工出资购买。如果不出资购买,我们认为激励的效果会打上折扣,有时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绑定和激励员工。从小米的股权激励计划来看,小米的购股权的行使从无偿赠与到需要出资购买这一个过程。
小米的股权激励方案充分体现了股权激励应当动态调整的原则。在企业初创期,获授股权的价格是相对低的,甚至是无偿,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后加入的员工或者后期获授的股份价格应当逐步提高,以体现对早期进入者的公平,因为毕竟他们所承担的风险更大,前期公司对他们的薪酬激励可能更低。
另外一个方面,小米的股权激励也坚持一个持续激励的原则。每一名员工获授的股份随着入职时间的增长,随着职务的提升、业绩的变化,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激励是非常必要的。